零下19攝氏度!新疆歷年12月的平均氣溫!每天驅車近2小時到達工程現場,背著幾十斤重的設備,登近100米高塔,每日高空走線超1.5千米。
這是當年為國家重大項目昌吉—古泉±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提供檢測服務時,電纜產業客戶服務中心市場服務部工程師鮑炳余連續十天的日常。這項在普通人看來非常危險的工作,其實是不計其數的電力維修工作人員的日常縮影,還有更多我們無法親眼所見的工作人員無論嚴寒酷暑、亦或潮濕干旱,上到山勢陡峭間、狂風高空處作業,下至水下、地下鋪設。
“新”“芯”相系
傳統電纜無法實時監測自身的運行狀態,如溫度、電流、電壓等參數,這意味著在電纜出現異常情況時,如過熱、過載或絕緣損壞,無法及時發出警報,可能導致故障擴大,影響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。在發生故障時,故障點較難發現,需要人工進行排查,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,還可能導致停電時間延長,影響用戶的正常用電。

而如今,有這樣的電纜產品,通過智能芯片實時監測、故障預警和數據記錄,優化電纜鋪設路徑,保障施工質量,提升維護效率,助力保障施工和維護人員的生命安全。遠東上下求索,在發展能源電力領域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,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智能芯片電纜。

此外,智能芯片還是一位“記憶大師”,它能夠詳細記錄電纜從“出生”(制造)到“成長”(使用過程)的每一個細節,為電纜建立了一份全面的“健康檔案”。這些檔案信息通過無線設備存放在云端的“健康數據庫”。利用云計算技術,客戶只需通過手機上的APP,便能隨時查閱和監控電纜的運行狀態。此外,該系統還具備低成本、安全、可靠的特性,為電力系統能源傳輸和信息調配管理,為建設能源互聯網提供了基本條件。
“質”“服”相連
除了及時、極致的產品,遠東也以及時、極致的服務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。遠東從客戶經理、客戶服務中心、市場服務部、研發服務部等多部門有效聯動,為客戶提供營銷、技術等服務,形成覆蓋售前、售中、售后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,只為將遠東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廣泛傳播至千家萬戶。此外,遠東的“營銷鐵軍”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,他們以客戶為中心,不斷開拓市場、深化服務,將遠東與廣大用戶緊密相連,共同點亮了萬家燈火,傳遞光明與溫暖。
遠東控股集團創始人、董事局主席蔣錫培曾說:“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是時代、國家、行業的需要,是企業的需要,更是市場和客戶的需要。未來,誰能率先贏得市場、贏得客戶信賴,誰就能成為下一個王者。”
未來,遠東將繼續創新創優,堅持打造高技術、高智能、高品質的電纜產品,瞄準智慧城市、智慧交通、智能電網、清潔能源、綠色建筑等多個領域,堅定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,為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源源不斷地貢獻遠東力量。